“操检维合一”的设备管理模式探究及应用
321
完成单位:河钢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
登记编号:-
登记年份:2021
发布时间:2021-06-25
成果主要完成人
贾广如、步 凯、张润泽、李巨辉、张 勇、李艳辉、刘文鹏、邢 俊
项目概况
河钢邯钢中板厂是邯钢主体生产单位,共有两条主产线及一条热处理线。作为一个建厂近40年的老企业,虽然在设备管理体制和管理思想方面也不断在的深化和更新,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中板厂为弥补人员不足,采用外委维保人员检修模式,造成自身的设备维护技能越来越依赖于维保单位,同时,随着人员退休、转岗的更替,设备主体专业技术水平逐步丧失;另一方面迫于生产经营行情压力,在设备维护方面不断压减备修、维修费用,造成设备事故层出不穷,设备状态无法进行入良性循环。
为彻底扭转这种举步维艰的困难局面,在公司部门领导下,并在前期广泛大讨论基础上,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人员结构以及文化底蕴,中板厂牵头于2018年2月成立“操检维合一推进小组”,探索新的设备管理模式并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全面提升设备管理水平。
“操检维合一”管理模式的建立及推进过程:
第一阶段:“操检维合一”管理模式探讨、摸索、宣扬阶段。一方面通过组织广大职工开展讨论,确定“操检维合一”的维护管理模式“核心”,即:重心下移,以生产车间为中心,整合点检和维修人员,集中“操、检、维”作业统一管理。另一方面实现全员思想破冰,宣扬树立“人人用设备、人人管设备、人人爱设备”的“大设备”思想。
第二阶段:“操检维合一”设备管理模式试行阶段。以双线加热区为试点,整合双线炉区生产、维修人员成立加热车间, 迈出了加热炉本体设备维护和生产操作“操检合一”的“第一步”。
第三阶段:“操检维合一”设备管理模式推广阶段。热处理车间实现操作、机械、电气、介质、天车间全部整合,双线生产车间实现操作和机械维护整合。同时,建立了操作工运行点检、生产关联性维修:点检员专业点检,同时进行专业维修;各车间整合力量互助维修;剩余能力输出维修的一整套标准化模式。
第四阶段:“操检维合一”设备管理模式技能支撑阶段。为确保“操检维合一”模式落实落地,积极联系公司培训中心,组织对全厂机械维护人员进行电气焊和天车司索培训,并按照特种作业取证要求进行考试,最终取得特种作业证。同时,持续对操作工进行钳工等工种技术培训,使得职工维护起自己的设备更加得心应手。
第五阶段:“操检维合一”设备管理模式完善、固化阶段。完善操检维合一”设备管理模式机制,先后出台《中板厂自主检修奖励政策》、《中板厂互助检修补偿机制》等管理制度,把操作和维修纳入统一的奖惩体系,激发全员为完成目标任务奋斗,实现1+1大于2的目标。
中板厂“操检维合一”设备管理模式创新亮点及经济效益
1、“操检维”合一模式打破了操作、维修和点检条块分割局面,为实现利益捆绑,互相关联,深度融合。为全公司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设备管理“新样板”。
2、“操检维合一”设备管理模式,是在TPM追求最大设备综合效率和完全有效生产率理念的扩展,打破了传统的操作工只负责操作设备,不对设备的好坏负责的观念。
3、在“一人三技能”上锤炼复合人才。设备机械维护人员做到会割、会焊、会司索,同时对操作工进行钳工等工种技术培训,使得职工维护起自己的设备更加得心应手。
4、通过“操检维合一”设备管理模式应用,中板厂设备作业率由原来74.45%左右提升至近两年的88.68%左右,为中厚板产量屡创新高打下坚实基础;产量从年均126万吨提升至近两年的162万吨;备修费用从年均3619万元,降至278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