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串联补偿装置控制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

124

成果主要完成人

温才权、吴志宇、苏 晓、宋永佳、全杰雄、梁兴海、申狄秋、谭锦鹏、阳少军、罗 炜、卢亦韬、田 力、韦 宇、宋 阳、吕军蓉、韦 鑫、闫茂华、程延远、李 航、王 靓

项目概况

超高压长距离输电系统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受到系统稳定极限等因素的限制,输电系统的输送容量往往难以达到设计值。而串补可在不增加输电走廊费用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线路的输送容量。但最近几年由于电磁干扰问题导致串补运行可靠性不高,极大的限制了串补技术的应用,如: 1)间隙运行不稳定,国产的火花间隙误触发问题频发,GE公司的等离子间隙控制设备受电磁干扰的影响导致控制设备损坏,误触发的事故频繁发生。 2)串补阻尼回路只在串补系统投退或者发生故障才发挥作用,在串补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阻尼回路处于断开状态,因此阻尼回路故障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且目前尚未有专门的阻尼回路保护装置,一旦阻尼回路发生故障,很难被及时发现。 3)串补采样装置频繁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导致采样异常,保护误动将串补旁路甚至远跳线路的案例出现了数十起,严重影响了串补保护的可靠运行。 针对以上问题,开展技术攻关,研制了国内第一套串补等离子间隙控制系统,首次提出了三种辨识判别串补阻尼回路故障的方法,有效提高了串补的运行可靠性。主要如下: 1)提出了串补等离子间隙触发的新方法:研究了串补等离子间隙误触发、拒触发的原因,提出了串补等离子间隙触发的新方法,解决了串补等离子间隙运行可靠性低的难题,并在贺州串补、百色串补、加拿大串补等串补改造工程得到实施,有效的降低了改造费用,提高了串补间隙的运行可靠性。 2)研究了串补阻尼回路在各种工况下的运行响应,首次提出了三种辨识判别串补阻尼回路故障的方法,可准确判断损坏范围,有效填补了串补阻尼回路保护的空白。 3)项目针对串补高电压电磁场环境下电缆屏蔽层的接地、端子箱电磁屏蔽效果较差等问题,通过大量的试验及验证,提出了采用双层端子箱、两端接地等抗干扰措施,有效提高了串补抗干扰能力。 4)项目成果已在贺州、百色、加拿大等串补改造工程得到实施,提高了串补间隙的运行可靠性。 5)本项目共编写了行标2项,团标1项,企标4项,发表了论文6篇,授权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发明专利1项已进入实际审核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