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基于全过程管理视角下的电网设备质量管理提升研究与应用

168

成果主要完成人

张 勇、汤广瑞、何 琬、贺明军、王 丹、栾 昊、汪 涵、刘 畅、樊友平、孙李淳、鲁 强、刘小乐

项目概况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党的十九大确立了“必须坚持质量第一”、实现“质量强国”的基本方针。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设备质量管理工作须进一步强化基础、创新突破,积极推动管理变革,实现从管理中要效益,从管理中要发展。本项目重点围绕公司设备质量管理优化,从管理模式设计、体系框架构建、相关举措建议等方面开展了具体的研究工作,实现了较大的成果创新和应用。 本项目具体研究内容涵盖以下4个方面: 一是从国家政策部署要求、国企改革及电力体制改革影响、国有企业发展建设等角度系统研判了当前质量管理面临的内外部形势; 二是结合电力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现状,总结相关经验并诊断提出当前管理存在问题; 三是充分借鉴了先进质量管理理论及外部企业典型经验做法,分析得出相关启示; 四是提出电力企业设备质量管理模式优化思路、构建“124”质量管理体系框架; 五是多措并举,提出优化提升电力企业设备质量管理的重点举措,保障设备质量管理有效落地实施。 项目研究取得了4个方面的创新突破: 一是准确识别诊断出新战略体系下电网设备质量管理中存在问题,提出需要多方齐下、多维管控才能促进电网设备迈向中高端; 二是创造性构建了“一核、两翼、四元”的“124”电力企业设备质量管理体系,将设备全寿命周期各环节以及质量管理相关资源贯通起来形成完备体系,确保设备质量管理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三是提出业务流和信息流融合,利用业务及数据信息双重驱动设备质量管理的提升,创新数据信息驱动有效赋能设备管理; 四是基于PDCA循环管理理念,提出循环两提升举措,即坚持从动态优化和持续改进两个方面优化提升电力企业设备质量管理水平,保障电网设备安全运行。 项目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是系统研判了内外部形势对电力企业设备管理的影响,对精准把握现阶段电力企业设备质量管理存在问题,提出优化改进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二是在现有设备质量管理的基础上,结合典型企业质量管理经验,提出电力企业设备质量管理模式的“124”体系框架,为电力企业应对外部挑战、内部发展要求,落实新战略,提升设备管理质量水平,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指引。 三是本项目围绕“动态优化”、“持续改进”两大维度,从平台贯通、数据融合共享、体制机制创新等多方面,提出设备质量管理的重点措施,对支撑电力企业设备质量管理迈向新台阶具有重要的落地实践意义。 研究成果在国家电网公司内外多个层面产生了较大影响: 一是项目的研究成果已在国家电网公司内部得到实施部署,有效的支撑了电网安全指标提升,设备事故同比大幅减少,供电可靠率进一步得到提升。 二是研究成果通过召开研讨会的方式,在外部单位层面得到宣传。召开“提升设备质量管理的研讨会”,邀请中石油、中石化、波音、中铁等企业参加,国家电网公司提升设备质量管理工作有关成果获得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促进了课题研究成果在外部单位中的宣传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