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设备(阀门)配件国产化维修
187
完成单位:陕西液化天然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登记编号:-
登记年份:2021
发布时间:2021-06-25
成果主要完成人
毛宗学、王 森、杨庆威、王敏娟
项目概况
阀门市场容量巨大,而且杨凌LNG液化天然气工厂装置使用的阀门为深冷阀门,大多数为进口阀门,关键技术控制在国外品牌手中,这成为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之一。进口阀门若需更换或维修,采购周期长、采购或维修成本高、售后服务跟不上等。进口阀门开展国产化维修科技创新项目,打破单一来源、国外封锁,节约公司采购成本,缩短采购周期,切实起到了降本增效的作用。
技术难度:
杨凌液化天然气厂5号加液臂切断阀泄漏导致加完液后不能完全密封,出现液化天然气外漏风险,需要进行抢修处理。阀门产生内漏主要原因是密封副在低温状态下产生形变所致,当介质温度下降到使材料产生相变时造成体积变化,使原本研磨精度很高的密封面产生翘曲变形造成低温密封失效。阀门密封面在使用过程中反复开关磨损,阀座背面弹簧的预紧力不能和磨损量相匹配,材质本身的老化性能的下降,严重威胁到机组的安全运行,需进行全面修复处理。阀座必须重新测量尺寸,绘制图纸,重新加工阀座,研磨装配试验。
先进性:
2020年由于国外疫情原因,杨凌LNG工厂进口阀门出现问题,但采购周期太长,而且成本过高,迫使自主研发进口阀门国产化,此维修是第一次在杨凌LNG工厂进行实施,且效果良好,维修好的阀门性能不但完全可替代进口,且关键指标也在逐渐提升。此次维修针对阀门介质温度、压力及阀门材质等进行细致的研究,对密封阀座的材料材质的制作到结构的选型分析,然后制定出重新加工密封阀座工艺,并严格按照工艺流程执行,成功解决了该难题,提高LNG液化厂运行寿命。由于进口阀门配件国产化在LNG行业之前涉及较少,具备一定的先进性,且杨凌LNG工厂的此次替代打开了国产化的大门,也为以后更多地进口阀门国产化提供了有力支撑,对推动LNG行业装置国产化进程有重要意义。
创新性:
由于进口阀门配件国产化为杨凌LNG工厂首次实施,属较大的技术创新和探索尝试。进口阀门配件进口化维修,成本过大,周期过长,故首次实施进口阀门配件国产化,针对阀门介质温度、压力及阀门材质等进行细致的研究,对密封阀座的材料材质的制作到结构的选型分析,然后制定出重新加工密封阀座工艺,并严格按照工艺流程执行,成功解决了该难题,提高LNG液化厂运行寿命。
可推广性:
现在进口阀门配件国产化技术成熟,且运行良好,可更广泛地推广应用。充分挖掘LNG工厂进口阀门国产化的内在潜力,大大降低煤气化装置工程投资、节约成本。
经济社会效益:
杨凌LNG工厂灌装区进口装车撬共计4台,8条臂,其中密封备件品牌均为艾默生A.E,根据使用时间计算,平均每3年换一次密封圈,因安装技术及成本较高,故卸车臂艾默生A.E阀门密封圈损坏必须更换整阀(1台的价格7.8万元),但陕西博菲特流体控制装备制造有限公司通过泄露维修、更换密封件、压力测试等进行修复,前后试验3次,最终攻克了配件加工及维修的技术难题,解决了泄露问题(维修1台的价格0.95万元)。根据更换周期计算,平均每年节约成本18.27万元(7.8*8/3-0.95*8/3)。
推动行业进步:
进口阀门配件国产化对推动LNG行业装置国产化进程、提高技术水平、提升产业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