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径向反应器在煤化工领域的应用
163
完成单位: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
登记编号:-
登记年份:2021
发布时间:2021-06-25
成果主要完成人
郝宇杰、田志伟、刘胜凯、郑国栋、刘志强、龚 剑、巩国栋、穆钰君、曹立英、朱 俊、王 军
项目概况
随着煤化工项目的大型化,单系列规模越来越大,传统的轴向反应器已经难以满足单系列配置要求。轴径向反应器的压降小,催化剂的活性高、寿命长,可减小反应器规格或系列配置;反应器外壳冷壁操作,降低设备投资。因此,轴径向反应器已是煤化工大势所趋。
本轴径向反应器为装置中的关键设备,采用“下进下出”结构,进气和出气以绝热材料隔开,实现外壳冷壁操作。本反应器在复杂的腐蚀环境中运行,选材和制造涉及铬钼钢、奥氏体不锈钢和镍基合金等材料,密封涉及焊环密封、隔膜垫和金属环垫等结构,设计难度大;内件以“外分布器-内分布器及中心集气管-绝热管”为主体结构,内、外分布器均由“”型条和加强结构组成,结构强度和刚度高,可确保反应器安全稳定运行。本轴径向反应器的技术创新点如下:
1)反应器采用“下进下出”结构,进气温度低而出气温度高,进气和出气以绝热材料隔开,避免进气与出气换热,有效降低外壳温度,实现冷壁操作。
2)内件主要由外分布器、内分布器及中心集气管、底部支撑和绝热管等部件构成。内、外分布器均为“”型条和加强结构组成的圆筒状结构,其中,内分布器整与中心集气管整体组装,外分布器分瓣组装。进气通过外分布器的“”型条纵向间隙进入催化剂床层,保证气流分布均匀,反应后由内分布器的“”型条间隙收集后至中心集气管,最后经由绝热管出气。
3)内分布器及中心集气管顶部位于特定高度的轴向床层底部,中心集气管顶部设置一定数量的通孔,保证整个床层气流分布均匀。
4)催化剂床层为“中下段径向+上段轴向”组合进气的方式,既减小了床层压降和反应器尺寸,又避免了床层因沉降而短路,催化剂利用更为充分,同时还可灵活调整催化剂装填量。
5)底部支撑采用碟形封头结构,封头及卸料孔内装填惰性填料,无需装填耐火球,减少催化剂用量的同时,也解决了封头内存在死区、短路的问题。
6)催化剂床层顶部设置浮动式填料压板,可适应装置运行过程中反应器内催化剂床层的伸缩变化。
7)热电偶采用顶部插入的轴径向多点测温方式,整个催化剂床层分布15个测温点,保证整个床层温度动态监测。
8)内件为可拆卸式结构,所有内件(包括催化剂、惰性填料)均可通过设备顶部人孔安装和拆卸,便于用户后期的检修和维护。
由于采用轴径向结构,催化剂床层阻力大大降低,可装填活性更高的小颗粒催化剂,催化剂体积可减少约17.5%;反应器为冷壁操作,有效降低反应器投资。以某项目的变换炉为例:采用传统的轴向反应器,单台尺寸φ4600×9200,设备重约280吨,催化剂装填量135m3;采用轴径向反应器,单台尺寸φ3800×10530,外壳约191吨,内件约9吨,催化剂装填量110m3。因此,反应器可节省投资约200万元/台,催化剂一次投资可节省约150万元/台,总计可节省投资超过350万元[注]。
与国外专利商相比,本轴径向反应器首次将“”型条结构应用到煤化工领域的反应器内件中,并进行了大胆的技术开发和创新。“”型条具有强度高,开孔率和催化剂选择范围宽,不易堵塞,阻力降小等诸多优点。本轴径向反应器的成功应用,打破了国外专利商长期掌握同类技术的局面,也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有助于关键设备和技术的国产化、装置大型化,值得在煤化工领域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