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智慧物联网数字化运维助推设备/能源管理升级

168

成果主要完成人

焦金双、梁朋飞、张 波、王二猛、姜 悦、于宏伟、代红伟、高伟强

项目概况

一、研究背景 1)外部环境: 2020年,国家发布《“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提到加快推动智能制造发展。汽车行业竞争加剧,制造厂商逐步注重制造过程内部损耗成本管控。 2)内部环境: 传统设备及能源管理,过度依赖人工经验,导致管理成本高。 综上,长城汽车如何在行业中存活,必须依托智能制造,提升公司竞争力 二、管理技术难点 1)设备管理:管辖1.1万台设备,存在多种数据传输协议,无法互通,均以孤岛形式存在,未联网。设备监测存在盲区,数据无积累。设备管理体系未充分与设备状态关联,运维主要依靠人经验盲目开展,缺乏系统支撑。 2)能源管理:是以“人”为中心开展,用能浪费不能直接锁定,改善滞后,影响管理决策。 三、成果先进性、创新性 业务模式新:采用数字化思维,依托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将设备和能源计量表等关键数据采集、分析,建立数据模型,开发设备和能源数字化系统,涵盖全业务流程,实现数据模型结果与设备和能源全业务关联,最终将传统运维模式转变为以数据为驱动的数字化运维模式。 管理方法新:细化设备BOM结构至最小可维修单元,关联设备屋里工况数据,开展仿真监测,建立大数据分析、精准维护、故障预测等智能模型,系统诊断预警,智能排程、派发执行任务,且任务与工具、备件、领域知识等空间信息数据全面交互和深度融合,实现监测(P)、诊断(D)、预警(C)、维护(A)四个流程闭环的智慧管理。 四、可推广性 适用于汽车行业设备、能源管理等范围,推广应用单位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以上措施、管控思维进行活学活用 五、经济社会效益 工时降低:消除15.6%人工抄表作业,降低工时4.7万小时/年。 指标向好:设备可动率连续三年持续提升,23年较22年提升2.35个百分点;设备MTTR及台停线连续三年持续降低。 经济效益:设备维护费用减少754.84万元;燃动成本降低1.5%,近300万元(碳排放4800吨/年) 六、推动行业进步 重构设备和能源管理新模式,依托物联网、大数据结合实际业务体系,实现数字化推动应用模式转变,打造行业新业态、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