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供电可靠性提升的电网防汛减灾技术及应用
41
完成单位: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登记编号:CAPE-CXCG-2024-J-1-010
登记年份:2024
发布时间:2024-07-17
聂雷刚、李 菱、黄伟翔、易辰颖、周杨珺、张 炜、颜丽娟、王 乐、覃宗涛、李俊霖
近十年来,广西平均每年发生12起一般及以上等级洪涝灾害,年均造成停电时间高达5.2小时/户(占总停电时间的40.2%),直接经济财产损失超303亿元,受灾人口超1366万人次。据此,国家能源局向广西电网公司发布关于加强配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监管意见,要求建立气象信息与设备风险联动预警机制。针对防汛减灾的关键难题,项目构建了基于云边协同的电网洪涝预警系统体系架构,支撑实现“水涨电停、水退电复”的智能化、精细化电网防灾减灾新模式。主要成效如下:
一是采集分布在广西桂林、柳州、防城港网区及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的348处易涝区水位、杆塔倾斜等监测数据,成果在2023年“龙舟水”Ⅲ级应急响应、台风“泰利”Ⅱ级应急响应等重要时段发挥重要作用,2022年至2023年减少因洪涝灾害造成停电时间为10.7小时/户,服务好2200余万电力客户、5000余万人民群众。
二是研发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监测终端,攻克难以高效数据降维处理电力客户、设备、气象、水文及地理信息特征变量的难题,率先实现包含水位、倾斜、拉力、风速、位移等多维度洪涝灾害故障停电的综合研判告警,风向测量精度优于0.1°、水深测量精度优于1厘米,打破国内外同类系统仅能实现单一水位告警的瓶颈问题,且优于同类传感器指标。
三是构建基于云边协同的电网洪涝预警系统,首创南支槽影响下的配电设备损失预测方法,破解了极端灾害下电力设施受损程度无法实时分级量化的难题,预测模拟中至大尺度流于洪水淹没情况的时间可低于20分钟,受灾客户停电区域预测准确率达96%,均优于同类系统指标水平,提高了电力防灾应急管理的效率。
该成果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约2615.25万元,产生间接经济效益约14623.1万元,已授权13项发明专利,经新产品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效入选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2年全国电力可靠性管理典型实践案例、广西安委会印发的全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果汇编,并参展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2023年中国(广西)—东盟应急装备技术展,得到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