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大型水利项目拌和楼车辆识别系统的升级与应用

63

成果主要完成人

张建清、陈 勇、张仁祥、丁 江、陆大帅、陈 笠、谭 奎、胡灿敏

项目概况

江西赣抚尾闾项目是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额100余亿人民币,项目体量大,工期紧,质量要求严,受关注程度高。其中仅主支枢纽混凝土浇筑量就有190万m³,如此庞大的混凝土浇筑量注定了混凝土生产的重要地位,高峰时期混凝土施工强度可达到13万m³/月。因此,混凝土能否高效平稳生产成了项目能否顺利履约的重中之重。 主支枢纽拌和系统由两座设计HL270-2S4000L型号的拌和楼组成,设计有四个车道。项目初期采用人工调度的方式进行调度,由于车道多,任务重,车辆很容易发生排队拥挤、插队、走错道现象,而且人工调度对调度员和驾驶员的专注度要求很高,并且无法预知车辆信息。为了避免生产错误,往往在车辆完全到达出料口的时候,生产线才开始生产,不仅生产效率低下,生产质量也无法完全得到保障。 项目通过探索和实践智能调度系统,将先进技术融入生产环节,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障安全,并提升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未来混凝土拌和系统将迈向更加智能、高效的生产模式。在这个过程中,项目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拥抱新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 尾闾车辆识别调度系统方案的实施,极大提高了混凝土生产效率,车辆识别系统投运后,混凝土平均生产效率提高20%,混凝土平均综合生产成本(包含人工费、设备动力费、设备折旧费、维修备件材料费等)由原来的30.7元降低至25.1元/立方米,成本降低了5.6元/m³,主支项目主体混凝土浇筑量为190万m³,项目生命周期内仅主体工程混凝土就可节省成本约1064万元,在节约了成本的同时助力了项目平稳履约。 此外,除了混凝土行业,车辆识别调度系统还可应用于其他行业,如冶金、矿山、物流等,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