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数字化赋能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

91

成果主要完成人

秦 天、王岩兵、焦 淼、李震宇、李 恒、田 军、高 明、李明岩

项目概况

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是一种高度精细化的管理方式,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全面支持全寿命周期管理实现数字化。传统制造业正逐步向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升级,并且产能不断扩大,传统的管理方式需要与时俱进,要用数字化为维修赋能。 鲁缆公司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设备前期管理、设备安装管理、设备运行维护管理、设备报废处置管理,这四个阶段细分为二十个维度。 设备前期管理,以工艺路线要求为标准,以智能化、数字化为顶层设计,制定设备技术参数,录入管理系统,并进行LCC分析。 设备安装管理,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实时监控、数据分析和优化,以提高安装过程的效率和品质。 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共分为12个维度。设备资产管理,记录设备全寿命周期各阶段的文档。设备自主保全管理,通过各种传感器代替员工主观的观察,输入汇入平台进行智能诊断。设备在线监测管理,建立电气数采报警系统、机械振动监测系统、特种设备管控系统、控制柜温度监测系统,采集和分析各类数据,实时推送故障解决方案。设备专检润滑管理,配置非固定的设备状态监测仪器,在多台设备间切换使用,提高了设备维护效率和资源利用率。设备维修计划管理,持续优化维修策略和计划,形成一个闭环管理。设备备品备件管理,是以智能运维、大数据分析为基础,实现对设备备件库存、采购、使用、维护等全过程的智能化管理。设备专业保全管理,通过数字化手段执行设备维修计划,实现了维修过程的全程信息化、可视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设备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和整体效能。数字化的维修费用降成本管理、修旧利废、进口备件国产化,通过创新技术和管理方式来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设备数据分析管理,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实时收集并深度解析维修数据,从维修频次、工时和费用三个方面全方位剖析设备维护情况,形成精细化解决方案。设备维修档案管理,对设备维修数据及故障处置过程进行系统化管理和利用。设备日常管理,利用数字化手段实现五个凡是工作法,落实重要工作,科学量化每位员工的工作绩效。员工绩效管理,将传统的员工绩效考核、评估、反馈等流程进行线上化、数据化的操作与管理。 设备报废处置管理,系统能提前识别设备的潜在报废风险并发起报废申请。 全寿命周期管理数字化,实现了设备管理全流程的数字化。实现产品质量一致,质量损失降低23%;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约35%,降低维护成本16%,减少库存积压和浪费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