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力安全风险管控的核电机组电源精细化可视化管理体系构建
155
完成单位:中核国电漳州能源有限公司
登记编号:ZSXC-2023-DL-1-025
登记年份:2023
发布时间:2023-06-29
成果主要完成人
谢硕敦、高文博、裘锦宏、肖 波、宋雨蒙、成宏伟、赵 洋、张泽宇、余荣见、李玉锦
项目概况
1、成果简介
目前漳州核电1号机组处于调试阶段,存在全厂电源等级多且归多方管理、电源供电错综复杂、电源状态复杂多变等现状,造成极大供电安全隐患。
中核国电漳州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漳州核电”)基于用智能代替人工、用图形代替文字、用总图代替系统图的思维,以“程控”作为核心辅助手段,开发了华龙一号核电机组调试期间电源可视化管理系统。以一张全厂电气系统总图,实时全面展示全厂供电关系、临时电源供电情况、电源停复役状态等,实现对全厂电源的可知可控。在此基础上搭建云端同步平台,实现调试隔离办主机端、各部门电脑端和现场手机端等多终端数据的实时同步,随时随地掌控电气系统状态。
扫除了DCS可用前现场系统状态跟踪盲区,从根本上解决了调试期间电源供电安全保障、临时电源变更控制、机组状态掌控、母线停复役组织等各大难题,为电源安全、人员安全、设备安全提供了保障。
2、主要创新点
(一)电源安全:构建云端服务平台,电源安全管理向电子化、智能化转变
调试期间无法通过DCS系统来掌握全厂电源系统的实际状态,存在严重的信息盲区,严重威胁电源安全。同行电厂目前仅凭人的记忆及信息的共享来实现控制,状态掌握不全面。漳州核电利用云端信息平台实时更新全厂电源系统状态,动态展示电源系统供电关系、临时供电情况等重要信息,用智能代替人工,从而消除调试隔离办信息盲区,为电源安全管理提供了新模式、新思路。
(二)设备安全:建立临时控制变更(TMOD)重点管控机制,实现全覆盖管控模式下的设备安全管理手段
核电厂调试期间存在大量临时电源,其可靠性低导致的电源系统失效极大威胁设备安全,对状态的跟踪以及失效后的响应亦是各电厂面临的一大难题。漳州核电采用电子信息流程,对临时设备加入【TMOD】标识并详细记录设备信息,以此保障其可靠性;对TMOD全流程进行闭环管理并采取多重跟踪手段,以此保障其时效性;建立失电首要关注/行动项清单,实现对异常状态的快速、精准响应,以此保障其灵敏性。通过以上创新,达到可靠性、时效性、灵敏性“三效合一”,实现对临时电源的全覆盖管控,保障设备安全。
(三)人员安全:形成电源状态多维度互校机制,利用总图思维理清现场供电关系
核电机组在调试阶段存在大量设计变更、文件升版滞后等问题,现场供电关系准确性一直威胁着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同行电厂目前仍然没有可以有效管控的具体措施。漳州核电在全厂电气总图绘制过程中充分参考设计文件、厂家文件,结合现场安装情况以及供电安全分析,实现供电关系的多向对比、多维度互校,彻底理清现场供电关系,保障人员安全。
(四)效率提升:简化母线停复役组织流程,打造多功能应用场景
调试期间母线停复役存在单位多、制约多、工作逻辑强等特点,对电力系统安全及个人能力都是极大的挑战,同行电厂目前均采取安排专业队伍组织停复役的方式,此种方式对人员素质要求极高,耗费大量人力。漳州核电创新开发的全厂供电总图可以辅助组织人员快速梳理母线上下游关系,识别临时电源及设备状态,简化停复役组织流程,节约人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