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载能局域电网计划电力电量管理方法
199
完成单位:霍林河循环经济电力监控指挥中心
登记编号:ZSXC-2023-DL-2-069
登记年份:2023
发布时间:2023-06-29
蒋超鹏、杨岳武、邵 帅、姜广宇、周永恒、徐 江、赵旭阳、李 鑫
基于高载能局域电网计划电力电量管理方法及配套系统总体设计思路是建设一套完整涵盖预测、执行、反馈在内的综合管理方法,利用风功率预测系统作为计划配给核心,围绕预测系统预测结果展开对火电机组年、月、日发电计划以及本年度内检修时间轴的预制定。在发电计划的执行过程中,系统根据检修完成情况及风功率预测系统动态修正预测情况,持续调整后续发电、检修计划。同时还提供了管理手段,实时监控火电机组计划完成动态。其创新性有以下几点:
1.高度的整合性。成果的优势在于各环节协同配合、优势互补,在保证局域电网电力平衡的同时集中为风电消纳服务,并充分利用风资源的特性,管理流程内部结构自洽、各环节循环配合,双环网结构配合日、月、年工作协同开展。2021年-2022年新能源利用率由99.68%升至99.76%,风电利用小时数由3300小时增至3600小时,光伏利用小时数由252小时增至1741小时,新能源合理利用的同时,降低了火电机组各项损耗,保证煤资源的节约和铝侧产能的提升“并驾齐驱”。
2.良好的适配性。霍林河循环经济局域电网作为大比例接入新能源的区域性局域电网,在调度模式、网架结构、对新能源预测准确度的要求均与现有模式不同,成果围绕区域性局域电网的大比例接入新能源、就地转化的运行特色,并为这种特色运行模式开辟了新的管理手段。
3.双重管理下的成果。通过年度任务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执行和反馈,充分发挥能源互补在循环经济产业中的主导作用,实现局域电网经济运行,进一步推进了多项融合的综合管理手段建设。通过检修计划时间轴的循环更新,实现新能源在电力缺额期间对电网的反哺,由空间管理转向空间和时间上的双重管理,对多能互补在检修计划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
4.多能互补实证。在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及增量配电网建设等发展改革背景下,本项目解决了信息化、智能化等智慧能源管理技术融合工业过程的工程应用问题,我们将充电桩、氢能机车、换电重卡,氢内燃机发电使用中提供良好实证,也为绿色供电、提高新能源消纳责任权重(2021年-2022年消纳权重由12.11%升至13.75%),产生创新性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