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凝结水富余溶解氧进行汽包炉强氧化AVT(O)方法
162
完成单位:南京化学工业园热电有限公司
登记编号:ZSXC-2023-DL-2-438
登记年份:2023
发布时间:2023-06-29
成果主要完成人
边超超、王剑文、代恩光、龙劲强、杨 杰、曾凡星、董晓宇、官 政
项目概况
本方法进行利用凝结水富余溶解氧进行Q-AVT(O)工况转换,作用机理主要是由于流动加速腐蚀FAC的发生主要与150℃±30℃四氧化三铁膜的高溶解度有关,通过引入凝结水富余溶解氧提高氧化还原电位后,铁水体系进入钝化区,形成坚硬致密溶解度更低的三氧化二铁保护膜。含氧系统的氧化还原电位一般在+50mV~+300mV之间,金属处于完全钝化状态。
本方法所采用氧的来源不同于常规OT处理工艺额外充入氧气的方式,其特征是来源于凝结水本身所含的溶解氧,该溶解氧主要来源于两部分,一部分是来源于凝汽器抽真空后因凝汽器不严密外部漏入的空气,另一部分主要来源于凝汽器补充的除盐水中所含的溶解氧。在自然大气压状态下,除盐水中约含有8000µg/L左右的溶解氧,凝汽器喉部补水经雾化后通过凝汽器真空系统除去了90%的溶解气体,剩余溶解氧量与热井疏水混合后进入凝结水,在补水量大时,凝结水的含氧量一般会超出常规控制标准(大于40µg/L),但本方法恰好利用这部分富余氧量,为Q-AVT(O)工况提供钝化电位,促使金属基体铁尽快形成溶解度更低的光洁致密三氧化二铁钝化膜,能够本质上解决给水及疏水系统的流动加速腐蚀问题。
本方法关键点是控制凝结水的富余溶解氧量在40-100µg/L,控制凝结水泵出口氢电导率小于0.30µS/cm以下,同时维持凝结水精处理系统维持全流量投入运行,用以降低凝结水杂质的含量。
作为优选,为进一步提高并维持给水系统达到一定数值的含氧量,需要将除氧器排气门关闭,不再进行常规除氧器除氧,减少了热量损失,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凝结水中的富余溶解氧继续向给水系统传递。
作为优选,维持并控制给水溶解氧量在20-40µg/L,进一步提高除氧器至省煤器入口侧的氧化还原电位,并在该区域形成坚硬致密溶解度更低的三氧化二铁保护膜,避免该区域FAC腐蚀的发生。
本方法的特征是,转换结束后,控制省煤器入口给水的氧化还原电位ORP大于+50mV,期望值大于+120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