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间件助力自动售检票系统升级改造

159

成果主要完成人

-

项目概况

一、项目简介

南京地铁一号线北区AFC终端设备从04年采购、05年上线运营到现在已经有9年时间,整机已到报废年限,且一些关键模块由于已停产或是进口件,采购极为困难,日常维护成本较高。目前较为经济可行的解决方案是采购新线设备安装至一号线北区,但是此方案最大的技术难点是新线设备与一号线北区系统接口不完全统一,无法直接将新线设备安装至一号线北区系统,需要对系统进行必要的改造。

本项目主要研究一号线北区与新线AFC系统接口标准差异,通过对系统进行必要的改造,使得新线AFC终端设备可以接入一号线北区。这样可以利用新线终端设备逐步淘汰一号线北区终端设备,降低维护成本。

1为一号线AFC系统使用了中间件系统后的架构图,本系统要求在线路通信服务器和各车站系统服务器上分别安装“中间件”软件。该“中间件”软件的主要作用类似于“翻译”,负责“翻译”AFC系统正常运行所必需的监控、参数、命令、文件、通讯等关键模块。通过该“中间件”软件,搭起了新线终端设备和老线后台系统之间沟通的桥梁。

二、主要创新点

1.基于JAVA标准的B/S模式的开放式体系架构

系统采用基于JAVA标准的应用程序架构技术,软构件技术,N层结构的应用框架,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大大增强,软件的整个体系架构采用最为先进的体系结构。

2.无硬件成本,易于推广

本系统为纯软件开发,基于现有一号线AFC系统,只需在一号线线路系统通信服务器和各车站服务器上安装“中间件”即可,无需另外增加任何硬件费用,节省企业运营成本。

3.增加系统兼容性,节约企业成本

本系统在一号线安装使用后,可以在一号线上接入三号线、十号线、机场线、宁天线、以及四号线的终端设备。后期新线终端设备接口若有任何改变,还可以很方便的进行软件扩展,以方便兼容新线终端设备。

三、推广应用情况

2015年1月——2015年2月:项目需求分析

2015年2月——2015年4月:项目软件开发与调试

2015年4月——2015年6月:项目测试

2015年6月——至今:正线使用阶段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

1.经济效益:

原有一号线的自动检票机单台价格约为12万元,自动售票机单台价格约为22万元。

新线自动检票机单台价格约为7.5万元,自动售票机单台价格约为12万元。

1)实验阶段2015年在迈皋桥更换一台自动售票机,两台自动检票机,节约成本约为(12-7.5)*2+(22-12)=19万元。

2)批量改造阶段2016年在南京站南站厅和迈皋桥站北站厅进行整机替换,涉及自动售票机23台,自动检票机27台,节约成本约为(12-7.5)*27+(22-12)*23=351.5万元。

今年,在前两年成功应用的基础上,我们准备将新线节能设备通过接入中间件系统的方式继续移机改造。这样我们既可以提升老线设备的服务水平,又对新线设备进行了合理规划、充分利用了富余资源,为公司节约了老线维修改造成本。

2.社会效益:

1)2015年12月,南京南站厅和迈皋桥北站厅进行了设备整机替换项目,共涉及自动售票机23台,自动检票机27台。新线设备移动到一号线使用后,现场巡检人员和站务人员普遍反映设备故障率明显降低,提高了现场设备服务质量。图2为迈皋桥站TVM更新前后故障数对比图,图中可见,当2015年12月,完成整站替换后,迈皋桥站北站厅TVM的故障数有了明显的下降。 

2)在南京站、迈皋桥成功实践的基础上,我们今年计划将新线闲置的设备移至一号线客流较大站,解决现场设备老旧问题,实现南京地铁设备布局的统一调配,为老线节约运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