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智慧供热管控系统的研发与实践

145

成果主要完成人

-

项目概况

1、立项背景 大连开热分公司在供热业务中,存在系统间相互独立,数据无法共享,部分业务缺乏信息化支撑。面对各系统庞大的数据集,无法快速有效筛选、查询、统计、分析、挖掘等,无法将公司历年来积累的数据资源快速转化为知识。因此,急需采用新技术来辅助公司实现高效化管理,提高业务协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提升节能水平,提高公司经济效益。 2、 主要做法 系统以提升热效、节能环保、安全经济、精准便捷服务为目的,实现生产工艺技术优化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研究成果应用于城镇区域供热生产与服务管理。项目应用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信息系统集成等技术,主要做法如下: 1)业务逻辑:梳理业务对象,建立科学编码体系,编制以对象为核心的业务流程和一站式服务模式,保障数据准确流转,挖掘数据价值,研究数据与业务的应用关系。 2)工艺路线: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换热站水力、热力工况特性参数辨识研究,制定全网优化工艺技术路线,指挥不同工况下优化运行,实现节能目标。 3)系统安全:从设备、控制、网络、应用、数据五个方面安全充分研究和设计热力工业互联网系统安全架构。 4)信息技术:基于微服务的轻量级主流框架技术,搭建分布式体系架构,保障系统的高可用和高并发,确保系统部署、扩展方便,查询、检索、分析高效,支持多协议、多网络、跨系统的数据互联互通。 3、 创新亮点 1)系统涵盖目前供热生产和经营等所有业务流程,实现了供热业务的标准化、流程化、信息化、电子审批和数据共享,实现实时数据第一直观显示和分析处理。 2)①参考KKS编码和建筑与房屋编码规则,梳理出客户服务与生产运行的业务体系,制定出供热系统编码规范体系和供热标准化业务流程审批体系;②基于大数据分析制定出从用户侧室温平衡、换热站侧能量分配平衡到全网优化的工艺技术路线,指挥供热系统在不同工况下优化运行,实现节能目标。 3)开发出适用于城镇区域供热领域的数据采集、传输与应用的数据接口平台,支持多协议、跨系统、多网络,实现数据互联互通。 4)该项目成功实施,并于2018年取得8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4、 应用效果 在2017-2018采暖季,实现热耗0.3023GJ/㎡、水耗5.88kg/㎡、电耗0.651kWh/㎡,在东北公司下属热力公司中水、热耗指标为最低值,电耗指标为第二低值,低于同行指标10-50%。收费率达到99.97%,投诉率低于0.5%,实现盈利8元/㎡。实现6万㎡/人的管理指标,处行业前列。 5、 促进行业科技进步作用 制定满足当前工况的工艺技术路线,为标准修订、设备选型、优化运行提供参考,成为2017、2018两届中国智慧供热高峰论坛会后实地考察、交流学习基地。每年接待同行考察80余家,实际指标和管理经验得到高度认可,对行业技术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在2018年中国供热学术年会上,以本项目为案例的《供热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研究》获得优秀论文。 6、 应用推广情况 在国家电投集团内东北公司下的大发电、阜新鸿源、朝阳燕山湖、北票发电、清河发电以及河北公司下的石家庄供热,使用了本平台部分功能,达到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