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设备可靠性管理绩效指标(EPI)开发

259

成果主要完成人

-

项目概况

设备可靠性管理绩效指标(简称EPI)是基于AP-913设备可靠性管理流程,根据中国核电设备管理现状,建立了一套完整科学的设备可靠性绩效考核体系。 在设备可靠性管理绩效指标开发应用后,中国核电连年超额完成发电任务,各单位对机组设备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大幅提高,系统缺陷及报警的数量显著降低,工程师对所监督系统、设备的异常情况关注度及响应速度大幅提高。EPI指标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随着中国核电的发展,EPI指标在设备管理工作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设备可靠性管理绩效指标将会在更多的电厂中应用实施,为中国核电设备管理提升发挥重要作用 设备可靠性管理绩效指标(Equipment Performance Index)简称EPI指标,创建了包括机组安全运行、关键设备管理、系统/设备监督评价、设备管理提升等与设备可靠性管理有关的10项单项指标,以评价机组系统和设备的可靠性管理工作绩效水平。EPI指标反映了机组系统和设备的可靠性整体管理水平,指标的设计囊括了多种堆型多个机组的共性设备管理工作,结合了中国核电设备管理系统(ERDB)在开发过程中相关工作的经验及内容。 EPI指标各单项指标依据其分值高低赋予不同状态色。状态色的作用是指明管理者对该项指标的期望。 EPI状态色的含义如下: 绿色,设备可靠性管理整体状态良好; 黄色,设备可靠性管理整体状态需要改进; 红色,设备可靠性管理整体状态急需改进。 EPI指标每个单项指标给予不同的分值和权重,具体如下: 1.“非停”次数 定义:每月1日,统计过去三个月间,因设备引起的非停事件,包含:1、自动停机、停堆;2、手动停机、停堆。 每台机组单独计算。 指标值:≧0,<1,得20分,绿色; 指标值:≧1,得0分,红色。 2.SPV设备CM缺陷数量 定义:每月1日,统计上个自然月,SPV设备的产生的CM缺陷(故障)数量,无论是否处理完成,均需要统计。以机组为单位进行统计,若为公用系统,每台机组都要计入。 指标值:≧0,<1,得10分,绿色; 指标值:≧1,<2,得6分,黄色; 指标值:≧2,<3,得2分,红色; 指标值:≧3,得0分,红色。 3.关键设备故障次数维修存量 定义:每月1日,统计上个自然月,机组运行间可以处理的且处于未完成状态的关键设备故障次数维修存量。以机组为单位进行统计,若为公用系统,每台机组都要计入 指标值:≧0,<2,得10分,绿色; 指标值:≧2,<4,得7分,黄色; 指标值:≧4,<6,得4分,红色; 指标值:≧6,<8,得1分,红色; 指标值:≧8,得0分,红色。 4.系统健康评价未完成数量 定义:每月1日,统计上月系统健康评价该完成但未完成评价的系统数量。以机组为单位进行统计,若为公用系统,每台机组都要计入。 指标值:≧0,<1,得10分,绿色; 指标值:≧1,<2,得7分,黄色; 指标值:≧2,<3,得4分,红色; 指标值:≧3,<4,得1分,红色; 指标值:≧4,得0分,红色。 5.系统监督报警超期未响应数量 定义:每周不定期抽查截止统计时间系统报警时间超过3天,但未响应处理的系统数量。以连续四周的平均数计入机组的月度考核结果。以机组为单位进行统计,若为公用系统,每台机组都要计入。 指标值:≧0,<1,得10分,绿色; 指标值:≧1,<2,得7分,黄色; 指标值:≧2,<3,得4分,红色; 指标值:≧3,<4,得1分,红色; 指标值:≧4,得0分,红色。 6.设备健康评价未完成数量 定义:每月1日,统计上个自然月设备健康评价该完成但未完成评价的设备数量。以机组为单位进行统计,若为公用系统,每台机组都要计入。 指标值:≧0,<1,得10分,绿色; 指标值:≧1,<2,得7分,黄色; 指标值:≧2,<3,得4分,红色; 指标值:≧3,<4,得1分,红色; 指标值:≧4,得0分,红色。 7.设备监督报警超期未响应数量 定义:每周不定期抽查截止统计时间设备报警时间超过3天,但未响应处理的设备数量。以连续四周的平均数计入机组的月度考核结果。以机组为单位进行统计,若为公用系统,每台机组都要计入。 指标值:≧0,<1,得10分,绿色; 指标值:≧1,<2,得7分,黄色; 指标值:≧2,<3,得4分,红色; 指标值:≧3,<4,得1分,红色; 指标值:≧4,得0分,红色。 8.机组降功率次数 定义:每月1日,统计上个自然月,电厂机组发生的功率扰动≧10%的事件次数。 每台机组单独计算。 指标值:≧0,<1,得10分,绿色; 指标值:≧1,<2,得5分,黄色; 指标值:≧2,得0分,红色。 9.SPV维修观察指导/管理巡视未完成数量 定义:每月1日,统计上个自然月,SPV设备的CM缺陷/侵入式维修未进行管理巡视/观察指导的数量。以机组为单位进行统计,若为公用系统,每台机组都要计入。 指标值:≧0,<1,得5分,绿色; 指标值:≧1,<2,得3分,黄色; 指标值:≧2,<3,得1分,红色; 指标值:≧3,得0分,红色。 10.管理改进提升计划未完成数量 定义:每月1日,统计截止目前电厂设备管理改进提升计划(设备可靠性改建提升计划)超期未完成数量,得分计入每台机组。 指标值:≧0,<1,得5分,绿色; 指标值:≧1,<2,得3分,黄色; 指标值:≧2,<3,得1分,红色; 指标值:≧3,得0分,红色。 目前,EPI指标已经在中国核电所有商运机组中应用,每月初对上一月份EPI指标打分,并在中国核电设备管理专题月度例会会议上进行通报,EPI已经成为设备可靠性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极大推进了中核运行电厂设备可靠性管理工作。 EPI指标直接反映设备可靠性管理绩效成果,通过对指标的监督和趋势跟踪,了解设备可靠性管理绩效水平和趋势。中国核电2018年EPI指标得分如下: 从上图可以看出,中国核电EPI得分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中国核电EPI指标得分从年初的88分稳步提升到年底的98分。EPI指标从推行至今,已近两年,有效地促进了中国核电设备可靠性管理水平的提升。从EPI单项指标的设置来看,分为机组状态、设备缺陷控制、系统/设备监督、管理提升四类。机组若要开展EPI管理或者提升EPI得分,就必须在这四个方面开展。其具体实施效果如下: 1.通过开展EPI指标,增强对机组状态的关注。 设备可靠性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保证机组稳定运行,提升机组运行业绩。在EPI指标中非停次数、机组降功率次数这两项指标用于考核机组的状态,是一个结果类指标,通过这两项指标的设置用于考察设备可靠性管理的成效,增强电厂对机组设备可靠性的关注力度。 2.通过开展EPI指标,增强对设备缺陷的关注,加大消缺力度,提高检修质量。 EPI指标中设置了两项指标:SPV设备CM缺陷数量、关键设备故障次数维修存量。这两项指标是过程指标,用于监督电厂关键设备的缺陷数量以及消缺力度。设置这两个指标的目的是为了增强电厂对重要设备缺陷的关注程度,保证电厂重要设备的消缺力度,同时促进检修质量的提升,进而提升设备可靠性。在这两项指标的指引下电厂提高了对关键设备缺陷的重视程度,检修质量也大幅提高。在EPI指标开展后,秦山核电关键设备的缺陷数量大幅降低,每台机组每月关键设备的CM类缺陷都在1个以内。 3.通过开展EPI指标,提高系统/设备监督力度,增强设备预警机制。 EPI指标中设置了四个用于增强系统/设备监督的指标:系统健康评价未完成数量、系统监督报警超期未响应数量、设备健康评价未完成数量、设备监督报警超期未响应数量。这四个指标用于考核系统/设备评价以及报警响应的及时性。在EPI开展之初,这四项指标经常被扣分,尤其是系统/设备报警超期未响应数量较多,原因就是经常有系统或者设备监督没有及时评价和进行报警响应。见下表: 电厂机组 系统健康评价未完成数量 系统监督报警超期未响应数量 设备健康评价未完成数量 设备监督报警超期未响应数量 统计 得分 统计 得分 统计 得分 统计 得分 秦山一厂 0 10 0 10 0 10 0 10 秦山二厂1# 0 10 0 10 2 4 2 4 秦山二厂2# 0 10 1 7 2 4 2 4 秦山二厂3# 0 10 1 7 3 1 3 1 秦山二厂4# 0 10 2 4 3 1 2 4 秦山三厂1# 0 10 1 7 0 10 0 10 秦山三厂2# 0 10 2 4 0 10 3 1 方家山1# 0 10 1 7 0 10 7 0 方家山2# 0 10 3 1 0 10 7 0 田湾1# 0 10 1 7 0 10 0 10 田湾2# 0 10 2 4 0 10 3 1 福清1# 0 10 1 7 0 10 0 10 福清2# 0 10 1 7 0 10 0 10 福清3# 0 10 0 10 0 10 0 10 福清4# 0 10 1 7 0 10 0 10 海南1# 0 10 0 10 0 10 0 10 海南2# 0 10 0 10 0 10 0 10 EPI指标开展之后,到2018年年底,这四项指标基本没有扣分,系统/设备报警响应及时率大大提高,EPI指标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2018年12月份这四项指标数据见下表: 电厂机组 系统健康评价未完成数量 系统监督报警超期未响应数量 设备健康评价未完成数量 设备监督报警超期未响应数量 统计 得分 统计 得分 统计 得分 统计 得分 秦山一厂 0 10 0 10 0 10 1 10 秦山二厂1# 0 10 0 10 0 10 0 10 秦山二厂2# 0 10 0 10 0 10 0 10 秦山二厂3# 0 10 0 10 0 10 0 10 秦山二厂4# 0 10 0 10 0 10 0 10 秦山三厂1# 0 10 0 10 0 10 0 10 秦山三厂2# 0 10 0 10 0 10 0 10 方家山1# 0 10 0 10 0 10 0 10 方家山2# 0 10 0 10 0 10 0 10 田湾1# 0 10 0 10 0 10 0 10 田湾2# 0 10 0 10 0 10 0 10 福清1# 0 10 0 10 0 10 0 10 福清2# 0 10 1 10 0 10 0 10 福清3# 0 10 1 10 0 10 1 10 福清4# 0 10 0 10 0 10 0 10 海南1# 0 10 0 10 0 10 0 10 海南2# 0 10 0 10 0 10 0 10 4.加强管理改进,增强观察指导,建立全面设备管理理念。 EPI指标中设置了“SPV维修观察指导/管理巡视未完成数量”和“管理改进提升计划未完成数量”两项指标,用于考核关键设备观察指导的完成数量和设备管理改进提升计划的完成情况。通过指标的指引,各部门更加重视SPV维修观察指导/管理巡视,重视设备管理计划的准确完成。这两项指标极大地促进了各部门对设备管理改进提升的重视程度。电厂各部门建立全面设备管理的理念,并通过管理介入,提升设备可靠性。 在“规模化、标准化、国际化”三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引领下,中国核电着力推行设备可靠性提升,设备管理体系得以进一步完善与改进,有力地促进了公司安全生产业绩的提升。中国核电设备管理工作得到了积极推进,EPI得分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中国核电通过定期发布EPI得分和各机组排名,促使各电厂对照先进查找不足,促进了设备管理改进。通过EPI单项指标分析可以获知机组设备可靠性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异常状态,有针对性地制定提升设备可靠性。 随着中国核电设备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EPI指标将成为行业标杆,将会在更多电厂中应用实施,设备可靠性管理绩效指标也将发挥更大、更加积极的作用,为中国核电各机组的设备管理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