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区低压配电综合管理系统的开发及相关问题研究
184
完成单位: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丽江供电局
登记编号:ZSCX-DL2019-J-1-67
登记年份:2019
发布时间:2019-11-18
成果主要完成人
-
项目概况
一、项目概述
:本项目开发一套对台区低压配电系统的电信息进行实时采集、统计分析、报警控制的先进台区低压配电综合管理系统,对低压总进线和馈线进行智能、精细、精确的可视化管理,实现参量异常预警报警,实现故障追溯、记录, 减少值班员的工作量,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实现对干线、支线的基本信息与电能质量信息的实时管理,实时监视支线负载情况,并实现故障区域定位,缩短故障处理时间。同时,针对公变分散性,开发智能导航功能,将帮助巡查人员迅速到达故障现场,减少停电时间。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及远程电容器控制,研究线损与电压管理建模,分析中低压馈线线损变化状况,及时发现线损漏洞,降低线损率,提高低压配网运行的经济性,改变低压配电系统电压管理现状,提高丽江地区配电网电压合格率。
二、研究的适用性:本项目开发一套对台区低压配电系统的电信息进行实时采集、统计分析、报警控制的先进台区低压配电综合管理系统。本系统对低压总进线和馈线进行智能、精细、精确的可视化管理,实现参量异常预警报警,实现故障追溯、记录, 减少值班员的工作量,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实现对干线、支线的基本信息与电能质量信息的实时管理,实时监视支线负载情况,并实现故障区域定位,缩短故障处理时间。同时,针对公变的分散性,开了发智能导航功能,将帮助巡查人员迅速到达故障现场。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及远程电容器控制,研究线损与电压管理建模,分析中低压馈线线损变化状况,及时发现线损漏洞,降低线损率,提高低压配网运行的经济性,改变低压配电系统电压管理现状。通过本项目系统实现供电所与公变房之间的信息双向交互,实现台区公变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管理,有利于“台区低压配电综合管理系统”无缝接入智能电网架构。
三、研究过程
在项目任务下达后,项目组全体工作人员团结协作,项目负责人为研究任务制订详细的收资、调研、比对、分析研究等详细的工作计划,项目组研究人员间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分工。
3.1完成项目总体研究方案的制定
通过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研究及对相关部门的技术交流,了解对系统实际应用需求,完成需求分析,设计项目研究方案。
3.2完成台区低压配电综合管理系统的总体构思与规划
考察分析管理系统的运行环境;完成系统功能集成,定义管理系统的应用范围;研究管理系统的总体实现方案。
3.3系统通信设计与底层通信程序开发
根据实现方案,完成通信系统的设计,开发底层通信程序,实现台区电信息的双向互动。
3.4系统软件各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开发
1)设计开发可视化功能:包括:用户权限管理子模块、设备台账基础数据维护子模块、配电可视化管理子模块、实时数据管理子模块、负荷管理子模块、电能质量管理子模块、运行安全管理子模块、线损管理子模块、台区电压远程控制子模块、电气指标异常自动决策子模块、事故预警与记录功能子模块、电房与电柜测温子模块、配变测温子模块、地理信息管理子模块、窃电侦察子模块、报表管理;
2)设计开发移动app功能;
3)设计开发科学计算及智能算法,包括:智慧温升功能、线损异常判断等。
3.5系统安装与调试:
完成系统硬件部分的现场安装与调试。
3.6系统试运行、完善及使用培训
系统投入试运行,根据用户反馈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预警报警阈值设置与调整。
3.8撰写研究报告等、论文、专利申请等
3.9项目验收
编写和整理相关验收报告,请省公司组织专家考核、验收。
四、研究成果
1)开发一套台区低压配电综合管理系统;
2)完成台区低压配电系统管理所需功能的设计与开发,并形成研究报告;
3)基于丽江公变分布实际情况,完成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安装,并形成相应方案;
4)基于系统监测数据及远程电容器投切功能,完成线损管理与电压管理的技术研究,并形成论文、专利与研究报告;
五、解决问题
本项目开发的台区低压配电系统,是一套对电信息进行实时采集、统计分析、报警控制的先进台区低压配电综合管理系统,可实现供电所与公变房之间的信息双向交互,实现台区公变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管理,有利于“台区低压配电综合管理系统”无缝接入智能电网架构。本项目解决了下述问题:
1)对低压总进线和馈线进行智能、精细、精确的可视化管理,实现参量异常预警报警,实现故障追溯、记录, 减少值班员的工作量,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2)实现对低压干线、支线的基本信息与电能质量信息的实时管理,实时监视支线负载及电能质量情况(如低压三相不平衡、电压畸变及电流谐波异常等),实现故障区域定位,缩短故障处理时间。
3)针对公变的分散性,开发了智能导航功能(app),将帮助巡查人员迅速到达故障现场,减少停电时间。
4)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以及电容器远程控制方法,研究电压与线损管理建模,分析中低压馈线线损变化状况,及时发现线损漏洞,降低线损率,提高低压配网运行的经济性,改变低压配电系统电压管理现状。
关键技术与创新点:技术路线:1.低压配电管理的综合智能化与功能集成化;2.研究数据结构,兼顾数据精度与数据量,实现基层管理部门和公变房之间的信息交互;3.设计可视化配电管理功能,实现对公变低压侧馈线的可视化管理。
技术难点:1.兼顾数据精度与数据量,实现基层管理部门和公变房的信息交互;2.集成系统所需功能,研究后台统计分析工具;3.实现低压配电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创新点:1、实现了低压配电管理的智能综合化与功能集成化。
集成低压配电管理所需的功能,包括:实时电气监控、温湿度监控、窃电侦查、故障录波、异常与故障预警报警、线损精细化管理、电压管理、地理信息管理、报表管理等,以及后台功能,实现低压配电系统综合化、智能化管理管理,且功能的集成框架应具有可拓展性,满足低压配电未来智能化发展的需求。
2、实现了低压配电设备与管理者的信息互动。
在低压配电管理中采用双向通信方式来替代原有的主从式通信方式,实现数据信息双向互动,有利于促使我国台区公变房的发展跟上我国智能电网发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