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集团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167

成果主要完成人

-

项目概况

随着煤炭企业精细化和优化管理的要求和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煤炭生产对企业的设备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转,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国家能源集团业务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煤炭生产企业从粗放式管理,走向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外,从管理与执行层面需要建立现代化的信息管理平台。通过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可以更加快捷准确的获得生产经营信息,快速应对市场变化,取得竞争优势。 在贯彻集团统一管控的基础上,依托公司先进的管理理念,坚持业务先行,业务驱动的工作思路,运用ERP系统的流程标准化、业务集成化、信息共享化等特征,借助信息化手段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实现了设备管理业务的全覆盖,提高设备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通过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全面梳理和优化设备管理业务流程,实现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设备资产实物流、信息流、价值流“三流合一”的全过程集约管理;为物资库存分析,降低库存资金占用提供了手段;实现维修成本实时统计,财务结算实时高效。 本项目创新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了煤炭企业设备管理的数据标准化体系。依据《煤矿科技术语(GB/T 15663-2008)》等规范制定了煤炭板块设备分类和技术参数标准,涵盖了井工矿专用设备、露天矿专用设备、洗选专用设备、通用设备等类别。 (2)以价值管理为核心,形成了24个集团级推广模板流程,实现了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维修成本核算及时准确,在提高业务流转效率的同时提升了精细化管理的水平。 (3)使用移动应用技术将信息系统延伸到业务最前端。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化不仅推动煤炭企业管理方式转变、管理模式变革,而且为提升企业经营水平奠定了基础。 通过系统建设获得效益如下: (1)提高资产管理水平。通过系统的资产联动功能,设备资产对应率由系统使用前的76%提升100%。 (2)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3)提高设备故障处理效率。 (4)实现标准化与规范化管理。规范了各业务环节的流程与制度,统一数据标准,实现业务规范化、数据标准化、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实现业务协同和财务业务一体化,加强了集团层面对设备管理业务的管控力度。 (5)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维修成本按单机核算。 (6)提高投资回报率,通过信息系统及时准确掌握设备维修、闲置数据,促进设备调剂业务的实现,实现设备的保值增值。 (7)降低库存水平和库存资金占用。 基于ERP系统建设的煤炭板块设备管理系统,不仅在国家能源集团属于试点探索,在国内煤炭行业也尚属首例。通过系统的建设,实现了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了适用于国家能源集团煤炭板块设备管理信息化的数据标准和方案模板,为全集团范围内推广奠定了基础,在煤炭行业具有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