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沙(天津)石化35KV电缆中间接头改造

166

成果主要完成人

-

项目概况

中沙石化企业35kV电缆中间接头发生单相故障接地5次,故障点全部都是35kV的中间接头。由于北方冬夏气温变化大,电缆长期处在室外桥架敷设,没有固定,热胀冷缩导致电缆收缩,中间接头处铜屏蔽层拉扯脱开严重。2009年投用期间就开始发生,至今5次故障。线路全部是1500M以下电缆,型号是FS-YJV-26/35kV -1×240,接地方式采用两端保护器接地,中间接头直接接地。根据统计数据全场21条35kV电缆中,交叉互联接地没有发生过故障[1]。

经使用TECHIMP-PD Check对出现拔脱现象电缆接头进行局放检测发现:

检测出异常的电缆接头经过解剖,发现电缆内部铜屏蔽层拔脱,进水。据统计发生5次接地故障部位为中间接头,由于石化企业电缆敷设方式为桥架室外裸露在空气中,北方地区早晚温差大,最低-15℃,最高35℃。导致电缆外护套热胀冷缩,经测量窜动量在10cm以上,如果发生在接头处,将导致屏蔽层拔脱,如图5所示,大量潮气进入电缆屏蔽层内部,铜屏蔽氧化,引起局部放电。所以说冷缩中间接头不适用在没有应力缓冲蛇形敷设的桥架上,这样的应力会给中间接头带来致命的损伤,应该考虑热缩和注胶式的制作工艺。

从目前5次的故障部位来看,一定是这部分的绝缘降低导致被放电击穿。所以可以考虑一些应对措施:

(1)重新制作全厂电缆的中间接头,使用环氧树脂浇筑式中间接头工艺或者热缩工艺,降低中间接头处外护套脱开几率,严格控制制作工艺。

(2)制作中间接头防火和击穿隔离,避免再次故障影响其他两项电缆绝缘和其他火灾事故。

(3)选择一种有效监测手段,带电检测的高频局部放电检测,超声波检测,热成像检,电缆介损试验等,需要定期进行趋势性的监测,根据趋势判断电缆寿命。

(4)在电缆中间接头处,拐弯处,垂直处增加刚性固定和挠性固定夹具,防止热胀冷缩带来的轴向窜动。

(5)改变原有接地方式为两端直接接地,中间接头处做成一个绝缘型两端接保护器接地方式。

(6)更换原有的带中间头的电缆,经过感应电势的计算,决定是否取消中间接头,同时敷设方式采用蛇形敷设缓解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