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云平台在智慧工厂中的应用

161

成果主要完成人

-

项目概况

一、立项背景

华润三九在“两化融合”、“智能制造”的背景下、基于华润三九“十三五”战略规划,为了规范资产管理流程,让设备资产数据完整准确,业务流程清晰固化,工作任务可跟踪可追溯,设备科学管理、高效运行;也为了拉通各单元资产信息,提高资产利用率,结合精益TPM建设成果固化、融合优化的需求,在保持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杜绝企业资产流失,实现企业资产价值最大化的前提下,急需从集团层面进行统一的资产管理平台项目建设。

二、主要做法

华润三九建立了设备管理和固资管理一体化的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云平台;在实施过程中,完善设备的“档案数据”,规范设备的“维修流程”,健全设备的“点检数据”,整理设备的“保养数据”,推行设备的“计划维护”,设置设备校验的“定时提醒”,实施备件管理减少无效库存,打通了设备层和业务层的连接,并引入“GxP规范”。

在技术创新方面:1)部署创新化,享受“云服务”;2)监测实时化,实现设备“自报修”;3)使用移动化,享受移动报修、点巡检、盘点等便利;4)系统配置化,增强“系统灵活性”;5)管理分级化,实现集团监控和各单元独立使用结合;6)流程畅通化,打通设备流程节点;7)产品标准化,实现集团内部低成本推广;8)资产共享化,提升资产“使用率”;9)接口畅通化,打通“信息孤岛”, EAM与ERP、SCADA、OA、短信平台实现无缝对接,提升财务核算、故障报修、故障响应、备件申请、备件领用发放、工单处理的效率以及各部门协同协作的效率。

在员工赋能方面,主要通过建立多维度评价体系,鼓励员工创新学习;并打造知识库共享平台,提升员工综合技能。

在管理提升方面,主要通过以下措施:1.制订设备管理规范,统一设备维修流程;2.建立设备维护标准,提升维护维修效率;3.建立设备运维KPI,建立统一设备绩效管理。

最后在商业智能方面,依托数字看板系统,支撑设备管理决策;资产平台对接ERP,实现财务自动核算;利用系统强大的看板和报表,为业务多个部门的数据分析、措施管理以及商业决策等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

三、原理或机理

EAM采用泛业务模型、多层级组件化、数据,业务模型,框架三者分离设计、业务模型的可创造等先进技术、业务可配置能力强、支持云部署、拥有强大的系统集成和接口对接能力。

四、创新亮点

1. 资产与设备一体化全生命周期管理;

2. 采用了先进的云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

3. 打通了与其他自动化和信息化系统的信息交互;

4. 固化和提升了TPM管理。

五、实施应用前后效果(益)情况对比

(一) 提高了数据整合共享能力

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设备模型与数据的映射关系,做到数据与设备联动,设备与管理联动,实现设备自动故障诊断到故障工单自动触发和推送处理。通过EAM和ERP财务系统之间互联互通,实现了财务精准、及时的自动化核算。

(二) 提升了公司综合运营效率

通过TPM和EAM的建设,实现了EAM与ERP、OA、短信平台无缝对接,同时引入了EAM的APP端程序,并通过可配置化定制能力实现客户需求快速响应,通过设备管理流程的标准化,畅通了设备管理各个流程,使故障报修、故障响应、备件申请、备件领用发放、工单处理等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三) 降低了设备运维管理成本

实现了事后应急性维修向计划性、预防性乃至预测性维护方式转变,并提高设备可靠性、降低故障停机时间,显著降低了维修成本。将各单元备件仓库进行了共享,降低了备品备件的库存,盘活了呆滞库存,节省了大量的备件采购经费。

(四) 推进了工厂智能运维建设

EAM和SCADA自动化系统建立数据互联,实现了设备状态自动监测。通过设置报警阈值,实现了设备故障情况下自动生成维修工单并通知。

(五) 增强了员工专业技能水平

华润三九通过TPM项目实施加强了员工对设备管理知识的培训,同时EAM系统提供的工单评价(系统评价和人工评价结合),知识库建设和共享,提升了员工技能、促进了员工主动改进和学习。

(六) 固化了精益管理体系落地

公司设备管理更加标准化、流程化,操作人员设备自主保全意识与技能大幅提升,设备计划保全体系更加完善,设备OEE稳步提升,每万元产值维修费用降低16元,每万元产值能耗费用降低27元,备品备件库存下降约90万元,有效的节约公司成本,提高了公司效益。

(七) 减少了平台实施运维费用

根据测算,云部署方式可以节省40-60%的实施费用以及运维费用,按照26个单元预计可以节约公司经费约八百万元。

六、可推广应用范围

本创新成果可适用于中医药制造型集团化企业借鉴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