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周期 稳住基本盘
扎实推动技术创新成为首钢第一竞争力
首钢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邱银富
今年以来,面对钢铁行业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日益残酷的发展态势,首钢集团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做优做强钢铁业,以底线思维、系统思维、市场思维扎实推动既定经营方针、既定重点工作朝着高质量发展目标稳步前进,实现经营业绩首季开门红,总体盈利水平同比增长5%以上。历经“十四五”前三年打好高质量发展基础,首钢集团形成了抗周期能力较强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推动技术创新成为首钢第一竞争力”已经成为首钢形成较强比较竞争优势的重要支撑。
坚持提高政治站位,全力实现首季开门红
进入2024年,首钢集团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坚定“推动技术创新成为首钢第一竞争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首钢场景”的战略部署,把确保首季开门红作为落实“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的具体体现,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反复冲锋、攻关夺隘,有效推动各项工作稳中有进、进中提质、质提效增。
一是树牢底线思维,引导一切工作奔着目标落实去。年初首钢集团“两会”就对行业的困难形势做了充分的评估,统一了思想,我们将报告中作出的“四个牢牢把握”、“七个持续发力”工作部署,细化分解成81项重点工作,形成了全年工作的时间表、施工图,并以“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的形式,组织各单位对号领令,知责担责,决不因为外界条件的变化而降低既定的工作标准、调整既定的工作目标,确保节奏稳、成绩实,以可能达到的最高标准推动各项工作效果落袋为安、落账为实。一季度以来,通过建立多种管理机制,紧密围绕年度预算任务,聚焦经营重点,形成降本增效重点工作,持续跟踪推进;以降低生铁成本为核心,围绕资源高效配置、高炉高水平顺稳、库存精细管理等,建立“铁前一体化”运行制度;坚持按月评价“消项”,开展多维度对比分析,以“能源成本、环保成本、物流成本和质量成本”为抓手,建立常态化对标工作机制,瞄准市场和标杆企业持续开展工艺对标和管理对标,钢材销售价格、喷吹煤、焦炭采购价格分别跑赢市场0.14个、2.14个百分点;京唐公司比行业低108元,行业排名第5,股份公司铁成本排名进步27名。
二是树牢系统思维,引导一切工作奔着效率效益去。坚持“系统稳则经营稳,系统强则应对变化、战胜风险挑战的能力强”的实践认知,组织引导各单位聚焦产线生产能力“四个极致”目标反复冲锋,以极致的工作追求、极致的目标达成,全力推进各产线效率效益提升。首钢股份铁、钢、轧界面高效协同联动,铁水温降指标刷新历史纪录,“破九进八”比例大幅提升;两条热轧线直装率较去年提升近一倍,两线双钢轧制月均块数均破千;电工钢产线多次创出新纪录,效率不断提升。首钢京唐牢牢把握“产品、成本、低碳”主线,提升“高品质制造、高效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水平,全流程保持高水平稳定运行。高炉焦炭负荷达到历史最好水平;2250热轧、MCCR产线连破纪录。强化市场导向,累计完成新产品开发22项,产品认证60项。以汽车板为代表的品种钢比例大幅提升,汽车板产量同比增长21%,其中,3月份镀锌汽车板首次突破14万吨大关。首钢国际各业务板块在稳住基本盘的基础上创出新水平,矿产资源板块克服市场挑战、把握市场机遇争取效益最大化,实现利润同比增长;钢材出口板块一季度累计签约完成年度预算26%,其中三大战略产品占比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
三是树牢市场思维,引导一切工作奔着价值创造去。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引领,深度融合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在行业竞争中去定义高端领先产品,在需求侧的增长中去定义特色产品,以产业链头部企业的满意度去定义服务能力,突出价值导向,持续构筑“长板”比较竞争优势。一季度以来,我们坚持将市场思维体现在“问”在市场,“落”在现场,以市场的产品需求、价格需求倒逼产品结构优化、产品成本优化、产线资源配置优化,推动“制造+服务”、关键核心技术、“数智”赋能、技术创新体系“长板”优势进一步凸显。首钢京唐MCCR产线1000-1300MPa薄规格马氏体钢开发及应用技术研究、高碱度球团矿制备及高球比冶炼技术研究、大废钢比汽车板冶炼技术研究日有所进,持续突破;镀锌线生产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等项目有效助力产品和服务能力提升;形成技术研究院牵头抓总、总工室技术支撑、各单位发挥主体作用、企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技术创新体系,为不断增强技术创新引领作用,推进“一引领两融合”创新实践,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坚实支撑。
坚持“三定三不要”原则,坚决拥护“反对低价倾销,抵制恶性竞争”倡议
面对市场冲击,企业对现金流的关注重于对利润的关注,利润表是“面子”,而现金流量表是“里子”。要过日子首先就要保现金,这是当前的现实选择。首钢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理性把握生产节奏,合理控制钢材库存,积极践行“以销定产,不把有限的现金都变成库存;以效定产,不产生经营性失血;以现定销,不把有限的现金都变成应收款”的经营原则,落实“八注重”(注重盈利能力稳步提升、注重资金高效运转、注重改善资产质量、注重极低成本管理、注重资源高效配置、注重对标管理、注重委托管理责任、注重总部健康运行)经营方针和“三个三”(三天做一次经营决策、三个月联动考虑资金运作安排、做好未来三个月市场持续恶化的准备)经营策略,深入研究市场趋势,深耕产品优势,深挖降本增效,把内部工作做到极致,努力化解经营风险,保持稳定的现金流,主动适应需求总量和结构变化,实现供需动态平衡,确保有利润的收入和有现金的利润。今年一季度“两金”周转天数比上年降低1.66天,存货周转天数比上年降低1.68天。
积极促进行业平稳运行有序发展,勇担责任使命
当前钢铁行业的发展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面对产能过剩和结构分化的双重压力,要把钢铁行业面临的压力转化成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的动力,为钢铁行业健康发展和持续繁荣不懈努力。
首钢集团坚持“推动技术创新成为首钢第一竞争力”的战略部署,坚定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之路,通过技术创新、履行社会责任,坚持把绿色作为企业发展的鲜明底色,从全生命周期视角重视产业链可持续发展,努力成为全球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科技先锋。倡导公平竞争,反对恶意竞争和价格战,维护市场秩序和行业利益。
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依靠创新实现动能转换,夯实发展新动能之基
钢铁行业当前“三高三低”局面,主要是供需错配造成的,钢铁行业未来只能是减量发展。减量是在中国当前条件下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减量发展重点是更高质量的发展。作为传统工业企业代表,钢铁行业发展应当聚焦技术创新、绿色低碳、数字化转型。新质生产力所具有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正是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打造比较竞争优势的一大利器。从目前看,钢铁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面临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研发投入强度仍偏低;与国际先进钢铁企业比,原始创新能力亟待增强;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尚没有形成协同攻关合力,创新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对钢铁行业而言,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意味着另起炉灶,而是在采用“高技术”方式推进传统钢铁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培育协同推进。钢铁企业要想走出困境,就要坚持创新驱动,不断巩固和提升比较竞争优势,推动行业实现发展质量向更高效率、更有韧性、更可持续转变。
绿色低碳为未来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建议着力研究绿色低碳重大技术创新支持政策。设立国家钢铁低碳技术创新中心,推动行业低碳绿色转型。在国家层面构建颠覆性重大技术创新长效研发机制。对于氢冶金技术、CCUS技术等成本效益尚不明显的颠覆性技术,构建长效研发机制,以减少各企业间重复研发造成的资源浪费。
建议推动钢铁行业纳入碳市场政策。从钢铁行业碳配额分配方案研究、钢铁行业MRV体系完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修订等方面开展工作,适时推进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
建议完善绿色低碳钢铁产品推广应用标准政策体系。围绕建筑、交通、能源、桥梁等重点行业需求,开展钢铁产品绿色设计,建立标准体系。推动制定我国低碳钢、零碳钢标准,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挥引领作用。研究建立政府绿色低碳产品采购机制,将钢铁行业EPD平台等第三方数据纳入评价体系,不断丰富绿色低碳产品政府采购清单,为绿色低碳钢材产品提供有效的市场需求。
建议研究制定低碳驱动下钢铁行业总量下行阶段的人员安置系列政策。设立专项资金解决绿色转型中的工人失业和就业问题,主要用于再就业员工的培训补贴、求职补贴、异地就业补贴、安置补贴等。研究由国家或行业龙头企业牵头设立兼并重组专项基金,向钢铁企业提供金融资助,减轻重组成本压力。
建议研究制定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财税与金融支持系列政策。强化资金引导作用,将应对气候变化议题纳入国家支出预算。健全完善钢铁行业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修订绿色产业目录、绿色信贷标准等。将绿色发展指标纳入对商业银行、保险和证券部门的评定考核体系,促进金融机构将可再生能源、低碳技术研发、绿色产业链体系建设等项目纳入支持范畴,加强对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项目重点支持。建立绿色低碳转型项目财税优惠目录,提高绿色低碳产业项目适用优惠税率的便利性。
建议降低国产铁矿石税负水平,提升产业链韧性和铁矿资源保障能力。中国铁矿资源禀赋差,制造成本高,各种税费高。高成本造成国内铁精粉产量偏低,自给率仅有20%左右,对进口铁矿石价格起不到平抑作用。推动降低自产矿税费,提高企业投资积极性,增加自产矿产量。
建议优化废钢税收政策,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加快推进配套政策措施出台和落地,进一步优化钢铁企业在废钢采购环节的税收政策,推动资源综合利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降低钢企税务风险。推动修订再生钢铁原料标准,放宽夹杂物含量等指标,将废钢视为绿色可循环战略资源,不列入固体废物管理,对再生钢铁原料进口增值税进行退税或免征,降低进口成本。多途径扩大再生钢铁原料进口,降低对进口铁矿石的依赖。
首钢集团将瞄准国家战略需求,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一方面,拓展产品应用空间。紧跟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布局研发一批极高强度、极耐腐蚀、极端温度、极限规格等应用方向的新材料;另一方面,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推动钢铁业绿色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同时培育布局工业尾气制乙醇、生物质能源等绿色低碳产业。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暂无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