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DFNB数学模型安全管理法

89

成果主要完成人

王建民、马 伟

项目概况

一、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我国制造业的总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效率不断提升,而随之面临的安全问题也是不容忽视。在生产一线的管理者中,不乏存在“老一套”的安全管理思路,但是随着产能提升,工艺、设备、环境等因素不断的变化,以及直接从事一线作业人员的年龄阶层变化,如今“90后”、“00后”逐渐为一线“主力军”,其思想、社会责任感及受教育程度、行为都存在时代特点。因此转变传统的安全管理思路,创新适合时代的安全管理办法,在生产安全实践中值得尝试和应用。 二、管理难点 受益于工业的发展进步,公司生产规模逐渐扩大、数智化程度不断提升,但仍受限于传统制造业产品结构简单和管理粗放的制约。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公司产能不断提高,而产生的安全风险也相应增大。为了保证市场竞争力,工艺技改和设备自动化更新在短期内进行了较大的升级,但无法完全替换人工,且人员素质和生产管理制度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行业内的小工伤事故(轻伤、轻微伤)发生频率较高,在不能实现全方位自动化、智能化做到本质安全的前提下,通过设备防护、作业环境改善、培训教育等措施,工伤率虽有所下降,但无法大幅减少。分析集装箱行业历年的工伤数据,其中轻伤、轻微伤70%-80%是人员违章行为导致,因此“DFNB数学模型安全管理法”是在传统对车间安全风险或危险源的进行分级管控的基础上,增加对“人”进行分级管控与之相结合,通过数学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应用的创新探索。 三、成果先进性、创新性、可推广性、推动行业进步 “DFNB数学模型安全管理法”为行业内首创的一种新型安全生产管理法,是基于员工的各项安全素质、安全行为、安全能力、学习能力、安全历史等为基础的“大数据”,结合生产车间不同的工位(岗位)不同的安全风险,使用定性、定量的评价方法。该方法首次提出了基于对“定量”和“变量”的一种动态管控系统,是以人的行为科学手段结合客观风险分级管控的方法,适合应用于各生产制造业的现场管理,在设备、生产的安全管理中效果显著,有较好的实用性、可复制性和易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