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城市轨道交通轨排智能化拼装设备研制与应用

133

成果主要完成人

刘 景、李 伟、郭 盛、贾玉周、李雨亭、张睿航、刘笃信、王会乾、詹 亮、陈光荣

项目概况

城市轨道交通站后工程建设领域,受限于地铁地下隧道的尺寸限制,大型轨道铺设机不能进入隧道进行施工,需要在地上基地进行轨排拼装生产,拼装完成后再转运至地下隧道进行铺设。目前,地上基地的轨排拼装过程主要是利用龙门吊结合人工作业进行拼装操作,这种传统的人工拼装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存在拼装一致性差、施工效率低等问题,导致铺设拼装工效和质量无法得到保障。针对这些问题,本成果提出了一种地铁轨排自动拼装系统与拼装方法,具备轨枕与钢轨位姿调整和钢轨、轨枕、轨下物料、轨上物料等材料的自动拼装功能,实现了轨排的全自动化拼装。 成果属于轨道交通工程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通过视觉识别与定位技术、机器人控制技术、一体化取放和安装扣件技术研究和集成应用,创新了轨排拼装工艺,提高了拼装速度和精度,解决了轨排自动拼装智能控制的关键技术难题,具备先进性和创造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成果对具备生产场地集中固定、作业对象预制化程度高、作业流程高度重复化、流程化等工业化建造特点的轨道建造施工具备很好的适用性,有效解决该类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用工量大、劳动强度大、作业重复性大、作业一致性差的问题,具备可推广性。 基于本成果设备的多项指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设备已成功推广至中国建筑集团,广泛应用在天津地铁7号线、长春地铁2号线东延线工程等重大民生工程。通过设备在减少拼装人员、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拼装精度方面带来巨大收益,短时间内创效超过千万。 成果属于国家“智能建造”战略政策明确鼓励和支持的范围。采用智能化建造手段,有效减少了人为操作的需求,从而显著降低了施工现场的人为事故风险。设备只需在少量人工配合下工作,可24小时连续工作,工作时间长,总体效率高,提高了社会整体生产效率。成果属于轨道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填补轨排自动化拼装技术的空白,实现技术自主可控,助推行业技术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