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摘锁站在传统集装箱码头的研究与应用
133
完成单位: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宁波伟隆港口机械公司、青岛港口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登记编号:CAPE-CXCG-2024-J-1-114
登记年份:2024
发布时间:2024-07-17
成果主要完成人
李靖逵、刘 洋、刘 进、王天杰、赵晓明、张怀成、郑安康、马亦耕、姜维文、郑晓沪
项目概况
为保证海运的安全性,集装箱运输船在航运时用锁具将集装箱连成一体。当集装箱在岸边转运时,需要人工将集装箱上的锁具拆下或者安装。为解决集装箱船舶卸船摘锁垫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的问题,依据摘锁垫作业人机分离的理念,开发集装箱自动摘锁垫平台。应用此平台后能消除集装箱锁垫过程的安全隐患、降低人员劳动强度,同时节省码头装卸作业成本。
自动摘锁站创新应用全户外激光扫描定位系统、六轴智能机器人控制系统,实现集装箱箱体扫描、锁具自动准确定位、锁型智能识别和选择、解锁夹具自动匹配、机器人装拆锁的全自动化作业。新型解锁站突破传统自动摘锁封闭式结构,解决了投资成本高,建设不够灵活的缺点,实现人机分离的安全理念,形成了锁站安全保护措施与操作流程规范。完成锁站和装卸生产TOS系统的数据优化对接,对锁站视觉及算法升级,提升锁站的成功率和作业效率;在自动拆装锁基础上增加箱损、危标、箱门、锁头漏摘检测功能。
智能解锁站解决了传统直取作业过程中部分作业需要人员在桥吊下予以配合的问题,智能解锁站的应用突破了集装箱锁具无法机械自动拆装的技术瓶颈,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布局设计新一代的锁站。能够满足50余种主流锁具拆装作业需求,拆装一只40英寸集装箱的锁具不到30秒,效率比人工平均作业效率有优势。一套智能锁站相较于人工集中解锁站,每年可节省120万元,成本回收期为5年,随着日益增长的人工成本及管理成本的增加,锁站的经济性会进一步体现。
自动摘锁站的研发以人本安全为首位,通过尝试对传统集装箱码头生产流程的工艺再造,探索港口科技发展、人本发展与互联网思维的融合,对传统港口行业生产和安全管理有前瞻性的创新,解决了港口码头的世界性共性问题和技术难题,打通港口码头设备无人化作业的“最后一公里”,为山东港口传统集装箱码头自动化改造提供了可复制的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