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渔光互补光伏电站无功补偿问题探讨

183

成果主要完成人

候 艳、刘 鑫、张智超、吕诗钰

项目概况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项目实现跨越式发展,大批光伏项目并网投产。因光伏项目建设的特殊性,大部分光伏厂站都是分期分批投运的,但是投运的设备都是按照全容量投产的,特别是SVG无功补偿装置。SVG装置在实际运行中,存在无功调整3%-5%额定容量的死区。当设备夜间解列后,无功电量小于死区范围,SVG将自动屏蔽,不参与调整;在SVG无功补偿装置不参与调整时,根据本次QC活动的成果,各场站可以通过调整电站集电线路的运行方式,了解各场站自身的无功电量性质(感性无功还是容性无功)和大小,采取对应有效的补偿方案,达到减少无功电量的目标;减少了无功电量,可以提高夜间解列后用电功率因数,减少场站力率调整考核,从而为分期投运光伏电站减少运营成本,提高并网电源运行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新能源项目因建设数量多,投产急,许多生产运维人员都对无功功率和无功补偿了解不多,对于产生的力率调整考核不了解,束手无策。通过本次QC活动成果发布,可以帮助光伏电站,甚至是新能源场站生产人员深度了解无功及补偿,力率调整等情况,提高运维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