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管廊隐患预警智能化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128
完成单位:中电投工程研究检测评定中心有限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电缆分公司
登记编号:ZSXC-05-J-2-012
登记年份:2022
发布时间:2022-07-26
谭 军、翟传明、杨延滨、王娟娟、李 晨、杨 麟、张 成、袁伟衡
电力管廊隐患预警智能化系统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是针对电力管廊长期存在的结构损伤、材料劣化、隧道渗漏等安全隐患,提出检测、评估、监测、预警一体化解决电力管廊隐患预警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现场采用专业设备采集管廊结构损伤初始数据并分类,采用有限差分对管廊进行建模,分析每一类损伤对管廊的影响规律,确定五大影响因子:衬砌裂缝、钢筋锈蚀程度、管廊积水深度、断面变形及土体饱水程度。建立模糊聚类分析模型,将5个影响因子采用专家分析方法确定权重,得到管廊的危险性评级(A、B、C、D四级);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仪、数据接收仪、数据采集分析软件建立电力管廊隐患预警智能化系统,将每条管廊的损伤情况纳入系统;对损伤情况较严重(C、D级)的管廊进行实时监测,并设置损伤监测阀值报警,形成管廊损伤情况大数据库,对管廊损伤趋势进行分析及应对管廊突发状况等。在岗工作人员登陆手机客户端,可及时接收、查询监测信息,时时掌控电力管廊运行状态。
本项目针对北京市718km地下管廊,建立检测、评估、监测、预警一体化解决电力管廊隐患预警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在北京市尚属首次。
本项目适用于各种复杂地段和危险地段的电力管廊,解决了既有电力管廊长期以来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传统的方法只能暂时解决隧道灾害,且耗时耗力的问题,在隧道隐患预警方面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该项目经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共产生授权知识产权12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1项;发表论文9篇;已发布主参编国家、地方标准3部;获“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服务)”认定4项,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北京市电力隧道共计718km,该技术已在约200km的电力隧道中进行应推广应用,已产生的经济效益6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