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基于定置管理的军工研究所实验设备的共享实践

121

成果主要完成人

-

项目概况

立项背景:

随着“十一五”“十二五” 、“高新工程”等一系列技术保障项目的实施,光电所的试验设备、场地进行了大幅度扩增。如何科学管理、有效利用现有大型试验设备以促进科研能力提升、完善研发流程,提高产品研制质量、缩短研发周期以及人才队伍培养,进而优化和固化研发和服务保障流程,提高资源管控效率,形成基于知识管理的技术创新平台,实现快速开放敏捷的新品研发模式,这些问题对光电所的实验室统筹管理和大型设备的所内无障碍、低门槛共享提出了新要求。

内涵:

定置管理起源于“IE工程学”,最早由日本当代企业管理专家清水千里先生总结出。定置管理的理念主要应用于生产现场,核心要义是:“通过对生产现场的可移动物进行科学安置以及持续开展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活动,使人、物、场所处于最佳结合状态的科学管理方法。”所谓设施定置化管理,就是以生产现场为主要对象,研究分析人、物、场所的状况,以及它们的关系,并通过整理、整顿、改善生产现场条件,促进人、机器、原材料、制度、环境有机结合的一种方法。

主要做(方)法:

光电所针对现存的问题成立了1A定置实验室运行维护组。1A定置实验室采用“运”、“维”结合的两大管理模式,使得实验室运行管理和维护管理有机结合,提升实验室运行效率,降低设备故障率,有效保障科研实验顺利开展。实验室与国内外30多家主要供货厂商形成了良好畅通的沟通渠道,每年组织仪器操作培训15次,有效提高了人员的仪器操作水平,进而提高了大型设备的利用率。

统筹多个部门、实验室的大型试验仪器设备,在所级层面推动设备归属权变更,各实验室及所属设备逐步由现在各部门所有转变为1A定置实验室管理团队所有,真正打破实验室及设备“部门所属”的传统观念,为实现资源全所共享奠定基础。

创新亮点和值得学习借鉴之处:

设立专职试验设备管理岗及组织——光电所1A定置实验室,负责1A实验室、外场实验站、数字化实验室的日常运行维护事宜,由主管机关(能力建设与固定资产管理部)负责对其进行资源分配及成员的绩效考核。该组配置有专业实验室运行维护管理岗位,共计六名成员,其中硕士1名,本科4名,大专1名。六名成员均具有5年以上仪器设备开发、使用、操作、维护、保障经验。

实验室管理团队建立责任权利划分章程,即通过建立实验室管理团队,实现专人专管的定置管理模式,即实验室的运行及维护由专人负责,大型高、精、尖设备专人操作。

以定置管理理念为指导,通过对实验室进行持续规划改进、明确实验室管理团队的责任与权利、规范实验室的作业规程,从而实现实验室的科学高效运行。

建立1A定置实验室运行维护组,配置专业从业人员,所内明确该岗位的主管机关(能力建设与固定资产管理部)及日常管理经费分配,并由主管机关分配资源对该岗位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及绩效考核。进行周期点检及维保。对所辖设备固定周期进行周检、月检、季检、年检,确保设备完好,好用。把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能防止小隐患变大,避免发生重大设备事故。

制定《航空工业光电所1A定置实验室管理制度》,对实验室所属设备分区分单元进行定置管理,定置实验室按实验室、单元、设备层级进行细分,每个层级都需要有明确的标识和指示,定置线内有相关定置物

实施应用前后效果(益)情况对比:

1A定置实验室现业务范围涵盖所内10余个机关和科研部门。设备无故障运行时间累计达到36756小时/年,较定置化管理前提升约150% ;实验室运行效率提升了60%,故障率下降32%,设备利用率达到75%以上,完好率达到95%以上,其定置管理的共享模式有效保障了各型产品科研生产任务顺利完成。完成外场大型实验157余次,完成委托实验421余次;外场大型实验准备时间由定置管理前的1~2天准备缩短至2小时~4小时,有效提升大型实验效率。

可推广应用范围:

可推广至同等规模或更大规模企业/研究所/高校等单位。